【展品范围】
1、防汛抗旱材料:土工布、编织材料(编织土工布、编织袋、防汛抢险排等)、防汛金属网、防渗挡水材料、浮箱水上平台、护坡砖等;
2、防汛救生器材:救生衣、救生衣、救生圈、抢险舟(冲锋舟)、橡皮船、救生绳、水上安全带、潜水服(衣) 、水下呼吸器 、氧气瓶、潜水镜、呼吸器、手套、防护服、指挥服、战斗服、反光马甲、雨衣、安全帽;救灾帐篷等;
3、防汛抗旱机具:防汛照明工具、发电机、挡水墙、防汛抢险机械、砌块生产设备、土工合成材料软体排水下铺设机具、浊水净化器、抢险泵发电机组、水井钻机等;
4、防汛抗旱仪器:流速仪、水位(雨情)及流量监测系统、闸门测控终端机、堤坝隐安全测及监控系统、防汛材料测试仪器、土壤测试仪器等;
5、防汛抗旱信息系统:水利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闸门自动控制系统、水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数字水文站、洪水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应用、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农村水利智能系统、水工结构及材料、水利数码通无线移动信息采集解决放案、水利政务、灌区自动化、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远程实时视频、语音采集传输系统)、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水利信息化建设、水资源管理应用、3S技术、海事卫星产品、防汛抗旱特种车辆等;
6、防汛抢险应急设备:应急舟桥、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保障车辆、应急照明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
7、水工机械、水利疏浚设备、喷灌设备、水利信息化、水利自动化及水利先进技术等;
8、灾后保障设备:水处理系统、发电机、移动泵站、仓储车、指挥车、环保厕所等;
9、灾后救援设备:医疗急救器械、急救车、灾后防疫灭菌设备等;
10、气象与防雷技术设备:雷电监测和预警、防雷/防浪涌技术与产品、闪电定位、电磁兼容技术、防雷产品和器件、防雷检测等。
11、从事防汛抢险、抗旱产品研发单位及生产企业、国家防汛抢险产品采购单位、水利工程(水质)检测部门、相关院校、全国各地水利建设单位、(包括江、河、湖泊、堤防、闸坝、蓄滞洪区、水库、城市等与防汛抗旱有关的工程部门)、监理单位、各地红十字会及其他慈善机构、各地武警、地震、水利部、总参部、民政救灾部门以及防汛抗旱物资贮备单位等;
【会展简介】
防汛抗旱是人类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最为显著的自然灾害,严重困扰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防御与减轻水旱灾害历来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国家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社会中,加强水旱灾害管理已经成为各国治水方略调整的共同趋向,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始终把防灾减灾、防汛抗旱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央防汛总指挥部。首届总指挥部主任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担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军事委员会部长李涛任副主任。
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许多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近年来,除地震以外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上千亿元。为适应我国防汛抗旱新形势的需要,提高防汛抗旱实用效率,降低防汛抗旱物资消耗,减少洪涝、干旱灾害损失,推动防汛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国际防汛抗旱信息化技术及应急抢险设备展应运而生。
为了做好2018“第四届中国国际防汛抗旱信息化技术及应急抢险设备展”的各项工作,由中国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协会、北京新格拉斯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北京亦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联合多家单位重点推动我国防汛抗旱信息化技术及应急抢险装备科技的健康发展。2018年6月7日至9日再次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2018第十届北京国际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此次大会必将再次极大的提升我国防汛抗旱水平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能力,为进一步做好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届时组委会将邀请水利、防办、市政、地震、军队、武警、气象、民政、安全监管总、能源局、海洋局、铁路局、农业、国土、公安、驻华大使馆等部门领导参观,同时我们将所有参展单位编辑企业名录,作为国内相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采购和工程招标的参考使用。本次展览会与第十届国际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同期开幕,是我国防灾减灾、防汛抗旱领域每年定期盛会。我们希望国内外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以及专业机构和业内相关人员能够踊跃参展参观,交流沟通,共谋发展。
展会商机
1、展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树立和巩固公司形象;
2、从各应用行业的技术及采购代表获取最具价值的市场反馈信息;
3、为参展商提供一个示范产品及调查市场的机会,为应用单位提供一个沟通平台;
4、把握与来自行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家采购团体接触的宝贵机会;
5、从一系列高水准的会议、研讨会中获益;与专业人士和采购商建立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6、通过与主办机构及媒体的紧密配合,使您在展览期间获得更多关注;
合作媒体
大众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中新网、人人网、网易、豆丁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搜狐、中国环球网、科技日报、环球网等。
网络媒体:突发事件应急装备网、中国国际警用装备网、中国防灾减灾物资网、中国防汛抗旱物资网、中国警察装备网、火爆安防招商网、中国交通设施网、中国集群通信网、国际安防网、云自媒、应安网、指挥调度网、钓鱼岛安防网、中国直升机网、防火资源网、防灾网、中公装备网、中华网、防雷资讯网、中国职业安全网、中国太阳能手电筒网、土木在线、中国消防网、户外网、中国安全生产商务网、88消防、测控在线、国防科技网、国际航空人才网、航空制造网、民航资源网、无人飞行器网、CPS中安传媒、中国测控网、中国传感器交易网、中国复合材料、中国航空新闻网、中国机器人网、中国民用航空网、中国智能化网、全球无人机网、中国特种装备网、全地形车、119消防网、慧聪消防网、慧聪环保网、慧聪网安防网、平安校园网、消防中国、中国自救求生网、中外会展、智能交通网、中国警用装备在线、世界工厂、中国安全网、第一工程机械网、中国劳保网、中国行业会展网、中国安防网、中国安全产业网、维普资讯网、投影时代网、一比多网、交通设施网、安防网、医疗商务网、中国通用航空网、制造资源、易展安防网、中国模具网、中国采招网、Security News Online,FS-World.com,Info4 Security、asmag.com、中国项目招标网、中国安全网、安防在线、中国应急装备网、中国应急电源网、中国消防资源网、中国安防行业网、安防资讯网、太平洋安防网、应急通信网、安全应急网、中国耐火材料网、中国消防产业网、中国应急救援网、万国商业网、万景网、安全文化网、军桥网、中国农业仪器网、中国推土机网、中国物通网、专用车网、中国军网、51GPS世界网以及国内刊物《生命与灾害》、《劳动保护》《中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报》《安防市场报》《中国安防》《中国贸易报安防科技周刊》《中国应急救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煤矿安全》《消防科学与技术》《数字通信》《通信技术》《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工程机械》《安防周报》《消防科学与技术》等《电源技术应用》《解放军报》《防灾科技杂志》防灾博览会报等30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