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切精密及特种加工机床、工具 、测量 Metal cutting precision machine tool and non-traditional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模具及模具制件 Die & mould and die & mould product 模具钢及模具材料 Die & mould steel and die & mould material CAD/CAM/CAE集成及信息化管理与互联网技术 CAD/CAM/CAE integrated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自动化集成技术及装置、机器人 Autom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obot 增材制造技术及激光特种加工技术 3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Laser processing 成形技术与成形设备 Forming technology and forming equipment
会展简介:
行业背景:
模具产业现状:
2018年统计,2555亿的中国模具消费值支撑了28万亿元的产品制造业,模具担负着轻量化的工艺装备保障,量产与工程化的实现载体的责任,以轻金属带钢;以塑带木;以塑带金属;模具在替代电镀工艺(绿色制造),复合材料成形等制造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模具成形制造为消费的多元化、产品迭代成形提供了控性与控型的成形工艺装备保障,为产品自动化成形、效能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模具企业不仅为下游客户产品成形带来工艺保障,还肩负着提高了下游客户的资源效率、运营效率、研发效率。在满足中国模具市场需求的同时,2018年模具出口超过60亿美元,模具出口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模具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和模具贸易大国。据德国WBA亚琛模具制造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德国、日本、美国、中国、韩国、意大利这六大模具制造国的注塑模具和板材成形冲压模具产值占据全球绝对地位。
模具是创新的载体,是创新转化为产品控型与控性不可或缺的工艺保障装备,模具是制造创新的主战场。模具的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为高新技术服务,又是高新技术产品,2018年模具专利总授权39118,技术创新步伐稳健,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成形带动的模具新结构、新产品,技术创新驱动特征明显;模具产品继续向大型(多工序、多组分、多腔)精密、高性能、集成化方向发展。
中国模具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依靠数字化与信息化的集成,以动态质量数据为先导、以降本增效为目的设计、成型工艺优化、制造工艺优化、反馈制造与模具后维护一体化系统建设,依靠效能思维下的系统提升新动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模具企业生产模式从离散到集中、从定制到规模(模具的零件化制造)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制造的转变呈现企业信息流、设计流、制造流、资金流、物流等要素实现效益与质量横纵双向集成,通过软件技术提升硬件装备的应用价值,也是实现增值效率;通过在精细化、知识化、专业化、网络化等实现增值效率;通过下游客户服务与管理共享提高资源效率、运营效率、研发效率的制造新模式正在形成。
模具下游市场:
汽车与电子信息产业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不仅仅是出行工具,已成为互联网下的智能移动空间,中国汽车正在向着数据空间、第二居所空间、办公空间、智能空间的新功能理念发展。汽车轻量化的技术需求与汽车零件优化制造为模具新技术、新应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自动驾驶时代下的内饰变革使得汽车模具未来将在创新应用领域紧跟应对这样的需求。汽车零部件的95%由汽车模具完成,一辆轿车车身冲压模具超过2000副,塑料模具超过500副,随着汽车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离合器系统、悬架系统、甚至车身结构件和底盘结构件逐渐实现由黑色金属向铸造有色金属的转变,压铸模具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等“三电”零件的压铸模具也将带来市场需求。中国汽车模具支撑了汽车一级市场每年推出新车型,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强大需求,同时支撑着保有车辆(3亿辆)维修市场的车辆零部件制造,中国汽车模具产值超过1000亿元。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6%。整体规模达20万亿元,2017年、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电子元器件等细分领域产量同比增长12.0%,电子器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9.7%,计算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智能手机年产量达14亿台,华为、OPPO、小米、vivo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六名,智能手机增长31.7%,光电子器件增长21.5%;彩电消费达1.72亿台;电子通信设备与电子器材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离器材制造、计算机等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新一代信息产业:网络产品、电连接器产品制造产业规模在快速扩大的同时,模具支撑了其创新能力与结构优化。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产业: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零部件制造、办公设备的模具支撑作用也同样显着。工信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中模具在智能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成形装备地位也十分重要。
2019年1季度中国轻工业实现出口总额增长12.4%,主要轻工业产品国际对标率接近95%,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做强,模具的高品质支撑力保障了轻工产品的迭代与品牌美誉度。其中全球家用电器节能、环保、智能、健康化趋势益加明显,美好生活的个性化制造催生模内转印等新技术的应用。中国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700家,行业集中度高,中国家电工业的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小家电三个子行业生产规模都已居世界首位,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1.4万亿元的家电行业家电零部件的90%为模具制件,年需求模具在200亿左右。
模具装备:
模具企业生产模式从集中到离散、从定制到规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协同化、精准化、高效化,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升级转型的装备需求新趋势,大力发展模具制造在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加工技术和信息化定制化客户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需求持续。2018年中国金切机床进口金额排名前三的机床产品有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同比增长超过18%,中高档制造机床产品市场为国外行业巨头、合资企业以及少数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行业下游制造业升级趋势对机床行业产品的精度、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附加值需求,其中模具产业的高端机床设备进口需求持续。模具行业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下的装备解决方案,企业设计、制造、反馈制造在质量控制框架下集成的精细化、知识化、专业化,软件技术提升硬件装备的应用价值,实现增值效率,进口设备需求持续旺盛。模具行业固定资产投入与模具增长的产值同比增长,2018年模具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80亿元,模具企业购买制造装备在130亿以上,特别是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人力成本的攀升,在继续购买精密加工设备的同时,单机连线、在线测量的改造已是模具企业普遍的行动,特别是针对模具加工方案、效率提升、品质管控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产线需求成亮点。再有随着模具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新工艺的使用,成型设备、制件整形设备-(如:激光切割设备)也成为行业需求热点。
历届展厅:
金切精密及特种加工机床
三坐标测量机及其它测量质量控制设备等
工模具及模具制件
3D增材制造技术,自动化集成技术,机器人
CAD/CAM/CAE集成及信息化管理技术
冲压设备及塑料机械等成型设备
上届回顾:
展会掠影:
交通指引:
1、地铁2号线至徐泾东站下车,推荐由地铁徐泾东站5号或6号口出,绕至展馆七号门处,到展商及观众西入口处登记进馆。
2、地铁17号线到诸光路站下车,从2号口出站后,步行前往国家会展中心。
出租车:
1、高架道路:延安高架、南部外环高速方向,嘉闵高架-建虹高架-盈港东路-诸光路(国家会展中心西门);北翟高架、北部外环高速方向,嘉闵高架-崧泽高架-蟠龙路下匝道-龙联路-诸光路(国家会展中心西门)。
2、地面道路:北翟路/天山西路/仙霞西路方向,申长路或华翔路-崧泽大道-诸光路(国家会展中心西门);延安路方向,延安西路-沪青平公路-诸光路(国家会展中心西门)。出租车由诸光路西入口经20号门到达北厅外专用车道边下客,空载出租经由18号门进入场馆指定区域蓄车。
公交线路:
1、865路:可驳接地铁上海动物园、漕河泾开发区、锦江乐园站;
2、706路:可驳接地铁九亭站;3、776路:可驳接地铁紫藤路、中山公园站。
自驾车:
乘坐展会班车,或自驾由9号门、10号门进入展馆,北广场停车场停车或至指定车辆下客点,可直接由北入口大厅登记进入3号馆、2号馆
1、从上海市区:
(1)延安高架、南部外环高速方向,嘉闵高架-建虹高架-盈港东路-2号停车场(盈港东路北侧靠近诸光路),或盈港东路-诸光路-崧泽大道(国家会展中心北门)-北展场指定位置停车;
(2)北翟高架、北部外环高速方向,嘉闵高架-崧泽高架-蟠龙路下匝道右转-1号停车场(崧泽大道北侧蟠东路西侧)-龙联路-诸光路-崧泽大道(国家会展中心北门)-北展场指定位置停车。
2、从长三角:杭州、宁波、苏州方向客流可分别G60、G2等高速汇集至G15沈海高速-崧泽大道下匝道-崧泽大道(国家会展中心北门)-北展场指定位置停车,或崧泽大道-诸光路-盈港东路-2号停车场(盈港东路北侧靠近诸光路)。
机场:
上海地铁2号线至徐泾东站,选择4、5或6号出口,步行至国家会展中心西入口。
虹桥机场距离徐泾东站只有2站的距离,预计车程6分钟。
浦东国际机场距离徐泾东站有29站的距离,预计车程9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