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车展区: 电动乘用车、客车、商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2、电池电机电控及装配自动化展区: 新能源汽车电机、磁材、铁芯、定转子、绝缘材料、绕线设备、壳体、动平衡、自动化装配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超级电容器、动力电池PACK生产设备、测试仪器与电 池管理系统 3、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展区: 电磁材料、功率半导体及模块、无源元件、传感器、测试工具等 4、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加氢站建设技术设备 氢气生产、储运技术与设备、燃料电池电堆零部件和原材料、加氢站设备、测试及分析仪器 5、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展区 充电桩、充电机、电源模块、充(换)电站建设;逆变器、变压器、充电柜、配电柜、滤波设备、高低压保护设备、变流器、继电器、连接器、线缆、线束等; 6、新能源汽车线束与连接器展区 新能源汽车线束总成,动力高压线、电池BMS采集线、PACK插头、扎带;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软管护套、定位夹;线束与连接器生产设备、检测和测试 7、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展区(整车、电池、空调) 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空调热管理系统、冷却系统、热管理材料(相变材料、隔热泡棉等)、仿真软件,测试设备以及相关的配件如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水冷板、换热器、过滤 器、风机、PTC、热泵、制冷剂、压缩机、管路等。 8、新能源汽车测试测量展区 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电机性能测试、电控系统测试、动力电池测试、燃料电池测试、环境测试、电磁兼容(EMC)分析、车桥测试、轮毂测试、车载诊断系统、噪声、振动与舒适 性、第三方测试、汽车制造在线检测、零部件加工检测、自动化测试等; 9、汽车轻量化技术及材料展区 金属/非金属轻量化材料、轻量化零部件、成型/加工技术及设备、设计工程等;
展会介绍
新能源汽车已列人中国“国家十三五产业规划 " 的新兴战略发展重点;到 2020 年,纯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全球汽
车工业新能源化、电动化、轻量化、智能网联化的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 2025》和《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
发展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变革和加快产业全面升级发展的“智
高点”。中国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商机。
为何参展
——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这有可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高逼格的展会之一
在这里从整车到零部件及装配将满足您一站式的采购需求。
观众分析
—— 高质量的专业观众群体
——高质量的专业观众群体
“China-sva”展览期间将有多个配套活动,他们分别是;
一、IALTA中国年度大会;该活动已经在国内举办12届,上届参会嘉宾566人,其中23%为海外嘉宾,预计2019年会现场参会人数将不低于600人。
其中25%来自于海外。
年会盛典 地点:上海 时间:2020年8月7日
二、2020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科技创新奖评选;
中国十大充电桩创新奖
中国十大环保科技产品贡献奖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三电创新奖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奖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节能创新奖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科技创新奖
2020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峰会及系列分论坛
1.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峰会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创新峰会
3.全球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创新(上海)峰会
4.分会场
专题论坛1:”一带一路“电动车发展与项目合作洽谈会
产业链配对活动:中国-欧盟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会议
专题论坛2: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研讨会
专题论坛3:锂电工业发展研讨会
专题论坛4:锂电池和及隔膜技术研讨会
专题论坛5:智能电动汽车及无人驾驶技术研讨会
专题论坛6: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讨会
专题论坛7:国际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研讨会
专题论坛8:充电桩技术研讨会
5.配对会&项目洽谈会
1)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大会及跨国采供洽谈会
2)中欧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先进材料应用交流会暨项目合作会议
3)新车型项目专场&供应链对接会
6.创新论坛
1)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创新峰会
2)中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会议
3)中欧新能源智能汽车联合会领袖会议暨汽车智能制造生态
7.产业论坛
分论坛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集成技术创新论坛
分论坛二:激光柔性加工技术与智能制造论坛
分论坛三:热管理系统及高压线束产业会
分论坛四:国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峰会
分论坛五:工业自动化及智能装配会议
分论坛六:新能源汽车智能物流创新论坛会
成果专题展示
综合上述三天的展览 会议预计将吸引30,000名来自国内外专业观众参观、参会。行业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些高质量的专业观众群体带给展会更多的市场需求、最前沿的科研结果以及更多潜在的商业机会,倾情为业界呈现了一场高品质的行业盛会。
精彩现场
展商推荐
参展程序
交通指南